這個聖誕很快樂...
快樂不是來自禮物之多寡,或其價值之高低,
而是因為充滿愛,
與家人一起共度佳節,
實在讓我感到無比的溫暖,幸福,快樂。
聖嚴大師說:
想要的東西非常多,需要的東西並不多;
需要的東西應該要,想要的東西不重要。
Monday, 27 December 2010
Sunday, 12 December 2010
陶瓷全自動電藥壺
藥材舖店員:啲茶執好喇,返去五碗水煲埋一碗啦...
我:唔該哂...呀,想要埋那個電藥壺...
藥材舖店員:無問題...(攞貨中)...識唔識用呀...你有阿媽幫你煲吖嘛...
我:無呀...自己煲咋...所以咪要買個全自動架囉...
藥材舖店員:係呀,呢個真係好方便架...
心想:...我都好想阿媽幫我煲茶...
我:唔該哂...呀,想要埋那個電藥壺...
藥材舖店員:無問題...(攞貨中)...識唔識用呀...你有阿媽幫你煲吖嘛...
我:無呀...自己煲咋...所以咪要買個全自動架囉...
藥材舖店員:係呀,呢個真係好方便架...
心想:...我都好想阿媽幫我煲茶...
Friday, 29 October 2010
科學怪人
隨着科技的進步,
生命可以由科學來創造,
又一次証明人定勝天。
然而,這個成功是可悲的。
被科學帶來世界的他,
一輩子也不會找得到他的identity。
沒有愛的傳承而繁洐出來的生命,
雖有脈搏,但總欠生命力,
實在跟一件商品沒兩樣‧‧‧
一步一步走在人生路上的他,
會了解生命的可貴嗎?
會熱愛生命嗎?
這違反自然定律的生命創造,
是對生命的一種不尊重嗎?
生命可以由科學來創造,
又一次証明人定勝天。
然而,這個成功是可悲的。
被科學帶來世界的他,
一輩子也不會找得到他的identity。
沒有愛的傳承而繁洐出來的生命,
雖有脈搏,但總欠生命力,
實在跟一件商品沒兩樣‧‧‧
一步一步走在人生路上的他,
會了解生命的可貴嗎?
會熱愛生命嗎?
這違反自然定律的生命創造,
是對生命的一種不尊重嗎?
Tuesday, 31 August 2010
瑜伽老師讚人生完美
康泰旅行社兼職領隊謝廷駿(Masa)在菲律賓失去寶貴的生命,但其瑜伽老師在網上撰文,指Masa是極少數着重靈修的學生,雖然不幸身故,但人生已是完美了。Masa的瑜伽老師稱,首次見面已覺得他很正氣、熱血,也很有佛性,Masa為了令自己可以成為出色瑜伽老師,不斷做好準備,而且無論對世界、對人類和對生命,都充滿熱誠。
除學瑜伽之外,Masa也積極進修印尼話,原因是他有興趣到印尼的做導遊,他熱愛旅遊業,早前的「阿珍事件」令他十分不是味兒,對旅遊業內部運作亦有自己的評價。
老師又指,他相信自己會明白Masa被挾持時,在巴士內想些甚麼,因為印度修行中,有一項叫Karma
Yoga:「為別人服務而不求回報的行為訓練!」
Source: 頭條日報31-8-2010
我謹在此向謝先生致敬。
Monday, 16 August 2010
選擇
"近年,青年人中出現了隱蔽一族。他們讀完書之後,不積極出外找工作;有時找到,也做不長;大部分時間閒在家裡,把自己的房門一關,就沉醉在互聯網的虛擬世界裡,既不關心外面的真世界,亦不關心自己的家人與自己將來的命運。談到生命的價值,
傳媒在談論這種現象時,都傾向把它視作一種社會問題,從各種社會因素,去解釋出現隱蔽青年的原因。有些傳媒更把問題歸咎政府,認為是政府的政策失當所造成。傳媒的這種取態,有時會令青年人把自己的選擇合理化,覺得一切都是社會的錯,自己反而不用為自己的行為負責。我曾問過一個隱蔽青年,為何不嘗試去找工作?他卻埋怨社會歧視年輕人,不請沒有工作經驗的人。即使肯請的,也只留給有關係的人,他出生寒微,根本沒有機會接觸到好工。餘下來的,工作死板,又沒有發展前途,五千元一個月,根本不可能養活自己。社會沒有理由逼他去接受老闆剝削。他說,得政府設立最低工資後,他才考慮是否值得出社會工作。
我並非說社會沒有責任,但我不想附和這個青年的想法。我勇於出來做醜人的原因,是這種想法會耽誤青年人的生命,我是關心他們才去說這些他們聽來刺耳的話的。
青年人可要明白,社會總是不完美的,任何時候,都可把問題歸咎給社會;難道我們在社會問題解決之前就放棄自己的生活嗎?人只能調節自己去適應環境,不能妄想環境改變去適應自己。等適合的環境出現後才去生活是不切實際的。
生命對每一個人來說都只有一次,即使你相信還有來世,但那也只會是一個人的生命。因此,我們必須把握好當下還屬於自己的生命,即使在客觀環境不盡如意的情況下,也得盡可能令自己活得有價值一些,莫讓自己的一生不知不覺中隨時間溜掉了。
我們不難看到,即使生活在同一樣的客觀環境下,一樣有人活得好,一樣有人活得不好,關鍵是肯不肯去博一鋪吧了,生命只能在奮鬥中才能產生光輝;年輕時就隱蔽,很容易導致年長時的懊悔。
青年人可能會問,在現時的環境下去奮鬥會有成果嗎?這當然沒有人可以保證,但正因為沒有保證,才需要我們去奮鬥。我年輕時讀過海明威的《老人與海》,深被這個故事所啟發。
老人出海,釣到一條大馬林魚,幾經搏鬥才把魚拉近小船邊,但魚太大沒法拖上船,只能繫在船邊拖回去,回程中不斷受到鯊魚的攻擊,馬林魚的肉全被鯊魚扯食,只剩下一副魚骨。老人花了這麼多氣力,好像一無所獲,但海明威描寫老人與海的搏鬥過程中,卻讓我看到生命的真諦。
人死的時候,一樣也甚麼都帶不走,因此,生命不在乎你有多少收穫,而在乎你選擇如何過你的生活,生命的價值是在生活的過程中產生的。雖只剩下一副魚骨,老人的搏鬥,才令他不枉此生。"
Source: C觀點- 施永青 am730 16.08.2010
我便想起預科時在中國語文及文化科裡頭讀過的一篇文章-"人生的意義".
課堂上老師帶領我們不斷的反思,師生間的交流讓我上了人生重要的一課.
何為"人生的意義"? 各人的演繹都不盡相同. 無他, 就是因為它根本沒有標準答案.
我不會為人生下一個定義,因為我深信生命是活出來的.
我們雖不能抗衡天命
(很大程度上我都傾向相信佛學思想的前世因,今世果,冥冥中早有註定...),
但我們都能掌握自己的生命活得精彩與否,心中富有之多少.
因此我對於筆者所言,實在很有共鳴.
"人死的時候,甚麼都帶不走,現今社會怨氣沖天,
因此,生命不在乎你有多少收穫,而在乎你選擇如何過你的生活"
因為愈來愈多人不切實際地妄想環境會改變去適應自己.
事實是,物競天擇,適者生存,
既然今生只能活一次,
我們就好好把握當下,活出自己的價值, 活出自己心目中的彩虹.
Saturday, 31 July 2010
「行醫」
行醫是我兒時理想,
可惜自己唔爭氣,醫學院門檻又太高,
懸壺濟世的宏願只能埋藏在心底裡...
聽到妹妹打算將來大學選讀醫科,
而且一大動力是源自伯娘,
我當時真的萬般欣喜在心頭,
我亦可以肯定伯娘在天之靈也會深感安慰呢。
(難怪伯娘以前對妹妹寵愛萬分啦...)
真的衷心祝願妹妹有朝一日能實現她的理想呀。
而我,也不是完全放棄。
我相信每個人生於世上都有他的使命,
我們都是為別人而活的,並都是為貢獻這個世界而活的。
此話何解? 試想想,只有一個人生存於世有其意義和價值麼?
噢,話扯開了...
其實我是想說,
我也可以運用有限的知識和力量去「行醫」,
舉例說,
教授瑜伽可以導人進入身心平衡的境界,並且協助擺脫煩惱,醫治人心...
如果有機會成為業餘調解員的話也可以為社會帶來一點點的美好與和諧...
身為業務顧問的我,不就是公司裡的醫生麼?都是每天在望聞問切吧...
看似安慰自己,
但其實「行醫」真的不只於運用醫術藥物手術刀去帶領病人脫離苦海吧。
簡單如陪同老人家上茶樓喝杯茶、吃個包、
聽聽他們說故事、關心一下對方也是心靈良藥吧。
可惜自己唔爭氣,醫學院門檻又太高,
懸壺濟世的宏願只能埋藏在心底裡...
聽到妹妹打算將來大學選讀醫科,
而且一大動力是源自伯娘,
我當時真的萬般欣喜在心頭,
我亦可以肯定伯娘在天之靈也會深感安慰呢。
(難怪伯娘以前對妹妹寵愛萬分啦...)
真的衷心祝願妹妹有朝一日能實現她的理想呀。
而我,也不是完全放棄。
我相信每個人生於世上都有他的使命,
我們都是為別人而活的,並都是為貢獻這個世界而活的。
此話何解? 試想想,只有一個人生存於世有其意義和價值麼?
噢,話扯開了...
其實我是想說,
我也可以運用有限的知識和力量去「行醫」,
舉例說,
教授瑜伽可以導人進入身心平衡的境界,並且協助擺脫煩惱,醫治人心...
如果有機會成為業餘調解員的話也可以為社會帶來一點點的美好與和諧...
身為業務顧問的我,不就是公司裡的醫生麼?都是每天在望聞問切吧...
看似安慰自己,
但其實「行醫」真的不只於運用醫術藥物手術刀去帶領病人脫離苦海吧。
簡單如陪同老人家上茶樓喝杯茶、吃個包、
聽聽他們說故事、關心一下對方也是心靈良藥吧。
Tuesday, 22 June 2010
媽,祝您生日快樂
Saturday, 19 June 2010
亦遠亦近
爸爸欣喜地告訴我,
"昨天晚上在夢裡遇上你媽媽,不知她是否記得這是我們結婚31周年紀念呀,所以特地回來跟我見見面呢~"
爸爸媽媽,縱然你們天地相隔,可你們的心還是緊緊地扣在一起...
那一邊廂,
今天晚上坐在我隔鄰用膳的一對中年夫婦,
雖然他們二人只是一枱之隔,
兩顆心則彷彿相距千里之遠...
妻子一邊從頭至尾從尾至頭地細閱餐牌,一邊跟丈夫商量點什麼菜...
可惜丈夫所提出的太太都不喜歡.
但是對於妻子的選擇,丈夫又似乎不大歡喜.
未有定案之際,妻子便說:"是你要來這裡吃飯的呢,點甚麼好呀..."
丈夫有點不耐煩的說,"就依你的主意好了,我剛才所提議的你全都說不好,那就不要再問我好了.."
妻子立時還擊,"我點的你不也是全都說不好嗎?!...既然是這樣,那就不點菜罷了,大家一起乾喝茶吧!"
妻子於是把餐牌放回枱上.
然後他們倆都默不作聲,誰都不再望對方一眼.
靜默三數分鐘後,幸得侍應前來嘗試替客人下單,僵局才得以打破.
妻子於是草草把菜點了.
接下來的情節都是預料中事了: 整頓晚飯他們倆誰都沒作半句聲!
何必呢...
人是否往往要到生死之時才懂得珍惜眼前人呢...
"昨天晚上在夢裡遇上你媽媽,不知她是否記得這是我們結婚31周年紀念呀,所以特地回來跟我見見面呢~"
爸爸媽媽,縱然你們天地相隔,可你們的心還是緊緊地扣在一起...
那一邊廂,
今天晚上坐在我隔鄰用膳的一對中年夫婦,
雖然他們二人只是一枱之隔,
兩顆心則彷彿相距千里之遠...
妻子一邊從頭至尾從尾至頭地細閱餐牌,一邊跟丈夫商量點什麼菜...
可惜丈夫所提出的太太都不喜歡.
但是對於妻子的選擇,丈夫又似乎不大歡喜.
未有定案之際,妻子便說:"是你要來這裡吃飯的呢,點甚麼好呀..."
丈夫有點不耐煩的說,"就依你的主意好了,我剛才所提議的你全都說不好,那就不要再問我好了.."
妻子立時還擊,"我點的你不也是全都說不好嗎?!...既然是這樣,那就不點菜罷了,大家一起乾喝茶吧!"
妻子於是把餐牌放回枱上.
然後他們倆都默不作聲,誰都不再望對方一眼.
靜默三數分鐘後,幸得侍應前來嘗試替客人下單,僵局才得以打破.
妻子於是草草把菜點了.
接下來的情節都是預料中事了: 整頓晚飯他們倆誰都沒作半句聲!
何必呢...
人是否往往要到生死之時才懂得珍惜眼前人呢...
Subscribe to:
Posts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