鬧鐘響起, 又大一歲。
揉揉眼睛帶着矛盾的心情展開新的一天。
一方面感到心靈充滿愉悅,
心裡也感謝爸爸媽媽生我育我成就我,
但有感我能在這生做點事情的時間越來越短, 頓時生起「奚惆悵而獨悲」之愁緒。
曾經有一句電影對白這麼說:
"只要這一生一世不留下甚麼遺憾,
就會走得踏實, 走得心安。"
我的生日願望是,
但願我能走得心安。
鬧鐘響起, 又大一歲。
揉揉眼睛帶着矛盾的心情展開新的一天。
一方面感到心靈充滿愉悅,
心裡也感謝爸爸媽媽生我育我成就我,
但有感我能在這生做點事情的時間越來越短, 頓時生起「奚惆悵而獨悲」之愁緒。
曾經有一句電影對白這麼說:
"只要這一生一世不留下甚麼遺憾,
就會走得踏實, 走得心安。"
我的生日願望是,
但願我能走得心安。
想當年, 媽媽離世前皈依, 法號「詩念」。
當時不以為意, 或許被傷痛的陰霾所籠罩, 沒有對此作深思熟慮, 於是只取其諧音, 詩念思念, 就是離別的思念和念念不忘吧, 心想, 真還來得是時候, 菩薩都跟我開玩笑。
如今, 人靜下來, 才發覺觀世音菩薩不是隨便起個名字。
「念」, 不就是提醒我要好好將「今」放在「心」上嗎? (Holding the present moment in the heart) 多麼美的一個名字。這份感悟讓我對「活在當下」再作反思。人的一生, 又有多少時間真的是「人在心在」的活在當下? 有多少光陰是人在當下, 但心在想着過去或未來, 而忽略了此時此刻此人此地?
可是要放下思緒, 放下過去與未來, 又談何容易。
最近禪修的體會讓我開始明白真正的「放下」(let go), 並非用力把思緒推開, 並非抑制、抗衡、或嘗試控制, 而是嘗試與一切所呈現的感受和思緒和平共處, 更溫柔的對待它, 重要的是要以旁觀者的角色靜觀它自由飛舞, 乃不至於被捲入其中。如是慢慢地培養覺察, 細味心念的無常, 體悟生命的本質, 從容地接納然後放下, 那麼寂靜、平和、自在便會悠然而生。
有苦就有樂, 有樂就有苦, 這個整體就是生命的豐盛。樂不會持久, 苦也總會過去。面對苦樂交融的人生, 何必執著。重要的, 是懷着今心聚焦於當下 - 這唯一真實活著的瞬間, 傾注百份百的力量好好照顧此時此地此人, 不枉此生。
世事都是短暫聚合的因緣, 願我能不追憶過去, 不貪著現在, 不幻想未來,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並時刻懷着感恩和喜樂的心去把生命活得精彩, 欣於所遇, 隨緣自在。